一、课程简介
原子核物理学,是20世纪新建立的一个物理学分支。它研究原子核的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原子核相互之间、原子核与其他粒子之间的作用规律,以及与核能、核技术应用有关的物理问题。核物理基础研究的重大成就,核能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科技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原子核物理》是一门介于核物理实验和核理论之间的课程,涉及到许多高水平的实验问题和深奥的理论知识,是拓展学生对原子及原子核物理领域认识的重要基础。本课程先修课程为《大学物理》、《原子物理学》等课程,是学生将要学习的《核反应堆物理》、《辐射测量与防护》、《核反应堆热工分析》等专业课程的基础课。
二、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原子核物理》是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是从事核工程设计与管理、核技术创新与开发等工作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较系统地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微观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近代物理的浓厚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其爱国热情,为祖国的核事业作出贡献。
2.课程目标
按照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和结构、放射现象及一般规律,建立丰富的微观世界的物理图象和物理概念;使学生了解微观领域中经典物理遇到的主要困难,厘清前人提出问题、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进而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本课程结合物理学史的介绍,通过对重要实验现象以及理论体系逐步完善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由分析物理实验结果出发、建立物理模型,进而建立物理理论体系的思维方式,并为以后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课程目标1:通过重大科学发现过程的讲授和结合物理学史对科学家生平事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家对物理结构的实验——理论——再实验——再理论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引导学生学会近代物理的研究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爱国热情,为祖国的核事业作出贡献。
课程目标2:使学生了解并适当涉及一些正在发展的原子核物理学科前沿,了解微观物理学对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影响和各种应用,扩大视野,引导学生勇于思考、乐于探索发现,培养其良好的科学素养,同时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特别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程目标3: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原子核的结构和运动规律,核物理所涉及的基本物理定律、基本物理概念,原子核的衰变实验规律,核反应过程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以及核实验所采用的基本方法,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4:在学习原子核物理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近代物理的研究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分析原子核衰变规律、核反应过程以及生产生活中的核应用等问题。
课程目标5:要求学生了解能源及核能利用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趋势,能够利用原子核物理相关基础知识,分析裂变与聚变工程原理,以及它们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对射线相关物理效应及其在医疗、农业、食品、环境保护等行业与领域应用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与发展趋势进行认知、理解与探析,并初步把握这些领域重要技术与安全问题的概况与发展趋势。
三、教学团队
《原子核物理》教学团队一直秉承“教书育人”,坚持教书和育人同向同行,努力将课程打造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不可割裂的舞台,帮助青年学子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团队一直围绕有效课堂、项目教学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开展集体备课与研讨。
教学团队主要成员包括:马敏阳、彭玉。
“课程思政”建设课程典型案例展之《原子核物理C》典型教学案例